close

設計是感性還是理性的存在呢!?是否有人會這樣的想過。

設計是否有性別!?

不論是否是設計專業人士這樣的發想是否有過!?

以我的專業建築設計為例有了一個不同的角度與看法。

十年前我在東京聽了一場日本建築師原廣司先生的演講,他說到建築結構原理就如同人體結構原理。

起初依照形體上的解釋的確如此,也驚嘆原廣司先生的論點。但就在那個點上理解而結束。


在經過這些日子來,重新將此話拿回來品嘗。發現一件有趣的連想,結構就是骨骼,骨骼以外還有什麼?

將骨骼有邏輯性的去構想設計概念,進入二十一世紀後逐漸被大家廣受歡迎也使用。

利用結構有理論有邏輯的去分析與探討之中,這個建築物變得如此理性與簡潔有力。

追逐著一套邏輯的運用與發展,的確幫助了想要理解及有興趣者可以依照此系統去了解與認識。

一個非常具體也看似容易理解的建築,就一一誕生了。

它們依照某種有機物體的結構,利用了物理、化學、生物、科技、氣象學、解剖學、數學等等專業理論還創出更不同的建築物。

此類型建築物在我與感性建築相遇之後,就更清楚的看見偏理性的建築設計手法的魅力所在,

以及推演出下一個世代有可能的設計發展性。


對我而言何謂感性建築呢!?

感性建築就是一個不需要解釋太多,也不需要一定要用哪一套邏輯去說明,但一進入那個空間內就是有種溫暖舒服的感覺。

那種溫暖來至於最原始的感受性,也是動植物以生俱來的一種本能。

它不需要運用左腦的邏輯分析與思考,也不需要某理論來推證或支持它的存在價值或意義。

它就是如此自然又舒服的存在著。只要用心的去感覺,用那現代人們長久遺忘的感應能力。

不需要太多的語言,就是如此的美好。


有趣的是感性和理性並非對立,它們是共同體。

理性的設計師努力將作品從理性中做到一種感性的層次,感性的設計者在感性中摸索著一個理性的軌跡。

建築一向被人們認為需要以理性為基礎,並要以有邏輯,要有理論。

當有一天出現了一個不是以完全的理性理論為基礎的感性現代建築,那會是什麼樣子呢!?

理性與感性它們是否可以同時存在,同時並行著運用。我們是否可以不用在坐蹺蹺板!?

讓更多元化的事物存在,相信同時會協助開啟使用者及設計者更多不同的視界。

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ADAMAS建築設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